國際儲備資產(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s)


所謂國際儲備資產是一國政府持有用於國際貨幣交換的流動性資產,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外匯存底。其數量多少反應了一國國際清償能力的強弱。所以說美國的外匯存底約有七百億左右,如果有超過七百億以上的美元向美國要求兌換成其他貨幣時,美元就會出現危機。但為何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呢?首先各國政府不可能直接了當的挑戰美國的權威,去直接向美國要求兌換。第二,美國也不可能同意大量贖回美元。

所以,絕大多數的政府或私人投資公司,將美元兌換成其他貨幣的管道通常是國際性的貨幣交易所,如紐約,東京或倫敦交易所,這些交易所的外幣與美元供應通常與美國所持有的外匯準備無關。如此一來,就算再大量的美元想要換成其他外幣,也無損美國的外匯存底,除非美國聯準會直接以外匯存底去進場干預美元的貶值。不過此舉無異是以卵擊石,所以美國聯準會通常會以其他手段來干預匯率,如升息或降息,來改變美元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一國的國際儲備資產包括:


(1)黃金儲備:即該國貨幣發行當局所持有的黃金數量。


(2)外匯儲備,即該國貨幣發行當局所持有其他國家的貨幣與金融資產的數量。


(3)存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貨幣儲備;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給會員國的特別提款權。



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具備三個特點:


(1) 必須是一國貨幣發行當局所持有,而不是其他機構或單位所持有。


(2) 必須具有高度流通性,能夠隨時進行轉移和交換。


(3) 必須能為各國所接受。



美元儲備趨勢

美元貶值趨勢日漸明朗,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外匯儲備都面臨著「縮水」的風險。最新的調查顯示,很多國家央行認為黃金是最具吸引力的儲備資產。

據悉,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美國經濟景氣和資產吸引力的下降。自2006年以來,2006年12月份的美國資本淨流出為110億美元,而11月份的淨流入為705億美元。另一方面,美國 1月工業產出率下降0.5%,降幅創2005年 9月以來的新高。而2006年12月份的貿易赤字 612億美元,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美元不斷的走弱,使各國以美元資產為主的外匯儲備價值受到很大的挑戰。以中國為例,1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中,以 3/4 的美元性質的資產計算,光2006年一年因美元貶值所帶來的損失估計約 251億美元。

據某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47國央行中(不包括中國和日本),有 90%的央行希望進一步將外匯儲備多元化;有19國央行表示已經減少了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比重。而以黃金作為國際儲備資產慢慢多國央行的青睞(黃金持續上漲的原因之一)。

美元貶值趨勢日漸明朗,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外匯儲備都面臨著“縮水”的風險。最新的調查顯示,很多國家央行認為黃金是最具吸引力的儲備資產。再加上目前伊朗局勢更加緊張,近期國內外的黃金價格迅速提高。瑞銀駐新加坡的外匯策略師表示,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最樂觀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景氣和資產吸引力的下降。

亞洲各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匯儲備於2007年6月繼續增加,亞洲外匯儲備之所以增加,一方面是因為外匯儲備的增值,另一方面也是源於各國央行為阻止本國貨幣升值而採取的匯率干預行動。

道瓊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對亞洲12國的研究資料顯示,亞洲地區的外匯儲備額2007年6月已增至3.52兆美元,不僅較5月增加577億美元,也高於2006年同期的2.92兆美元。中國6月份新增外匯儲備400億美元,4月及5月的增幅分別為450億美元和460億美元。2007年第一季中國外匯儲備共增加1,357億美元。

印度於2007年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51億美元,至2,135億美元。為抑制印度盧比升值,印度央行不斷買進美元,致使儲備共增加了364億美元。盧比兌美元匯率2007年已累計升值8.6%。此外,泰國和印尼的外匯儲備均增加了3.4%,其增加的主要原因都是兩國政府為阻止本國貨幣升值,而採取匯率干預行動。


就連產油國也拒收美元

2007年12月9日,伊朗石油部長宣布,伊朗將使用非美元貨幣進行石油交易結算,伊朗已完全停止使用美元進行石油出口交易。 伊朗總統說“美元是沒用的紙”。由於美元近年對歐元持續貶值,自2006年起,伊朗就已實行與美元脫鉤的外匯政策,把石油貿易結算貨幣由美元改為歐元。

2007年11月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開的石油國家組織會議上,該組織主席伊朗總統就提議用“一籃子貨幣”(即多種貨幣折算出的價格)取代美元,作為該組織各成員國石油貿易的結算貨幣。 伊朗總統說,布希政府應該為美元走弱以及帶給其他國的負面影響負責。“他們拿走我們的石油,卻給我們一張沒用的紙。”此外,他還呼籲該組織成員國共同設立石油交易所,各成員國應將外匯存底轉換成其他貨幣以避免因美元貶值而受損。

眾所周知,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產油國,石油是伊朗的支柱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在國際油價政策上,伊朗長期堅持高油價著稱,實行以量制價政策,強調透過產量的限制來達到價格制定的目標。 

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飆升,伊朗石油收入迅速攀升,2005年為488億美元,2007年則達到600億美元。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飆升,石油收入占政府預算收入的40%~50%,占外匯總收入的80%﹗伊朗的外匯存底則從2001年的169億美元猛增到2006年的582億美元。油價飆升給伊芳朗帶來了巨額財富,但是,國際市場上的石油貿易主要以美元標價和買賣,而美元近年來的持續走低,使得石油產出國賺取的美元資產價值縮水。而且,因為主要產油國均以美元作為原油的結算貨幣,而用歐元購買從歐洲進口的商品。受到歐元兌美元的大幅升值的影響,各產油國並未因油價的上漲而獲得太多的好處。

有鑑於此,伊朗認為美元不再是可靠的貨幣。伊朗央行行長說,用美元進行交易是很不經濟的,伊朗央行已將其外匯儲備與美元完全脫鉤,從而確保相關資產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將外匯存底多樣化並停止使用美元交易,就成為伊朗現階段的必然選擇。

然而伊朗這項宣布,對於世界貿易結算貨幣來說,卻可能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制崩潰以來,美元始終是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伊朗轉換石油貿易結算貨幣,含有向美國示威的姿態,但深層次中反映著對美元弱勢的不安和不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