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jpg

GDP一詞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簡寫,也就是「國內生產毛額」。




總體經濟學中,為衡量或比較某一經濟區域在某一特定期間的經濟活動時,通常用「總產出」來作為衡量標準。推算總產出的一套方法,是由俄裔美籍的經濟學家顧志耐(Simon S. Kuznets) 在1930年發展出來的。顧氏因國民所得計算的發明並其在相關研究的貢獻,獲得1971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國民所得會計中廣泛受到世界各國採用的指標之一,就是GDP。台灣官方的國民所得資料,由行政院主計處負責調查,自1951年開始逐年估計並發布。


從需求(支出面)計算,亦即觀察產品之流向:
GDP = 民間消費支出 + 國內投資毛額 + 政府支出 + 出口 - 進口


自從這個區域經濟的衡量指標出現後,各國政府無不想盡辦法在這個指標上做功夫,以期獲得較佳的經濟表現。然而,令人感到可笑的是,這個指標所衡量的意義是GDP背後的所有支出行為是在市場自然運作下所產生,而非由政府的刻意行為所導致。也就是在自由運作的機制下,這個指標才有意義。


如果是由政府刻意引導出來的數據,就會像過去所聽過兩位吃屎的經濟學家的笑話一樣,兩位經濟學家各吃了一坨屎,就能創造出一億元的國民所得。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在各國政府幹的事跟這兩位經濟學家一樣。美國政府就是不知事情頭尾,利用信貸創造出一大堆的消費,到頭來卻一蹋胡塗。


GDP就是最終商品和勞務 的價格,也就是說,如果政府叫某個人做一件事情,並給他一兆元,那麼這個國家的GDP產值就會增加一兆元。或者是,有人做了一張 普通桌子,賣給一個富豪一百億,那這個國家的GDP也會增加一百億。這麼一來GDP的增長,對國家的經濟增長又有什麼幫助呢?GDP是用來衡量正常的經濟運作下的經濟變化情況,而不是衡量刻意支出或消費所得出來 的結果。


各國政府無不想利用民間消費的增加來擴大GDP的成長,然而,沒有付出,哪有可能會自動跑出收獲呢?舉例來說,出口減進口的差額變大也能擴大GDP的規模,那麼我們是不是禁止大家進口商品,這中間差額的數字就會變大,GDP也自然而然的增加了,不是嗎?實際上呢,沒有進口,廠商沒有原料,沒有原料生產,所以也就不會有出口。


消費也是一樣的道理,民間沒有財富,政府舉債發給民眾,民眾花完了,依然是窮光蛋。錢最後的流向仍是賣商品的廠商,每次流進去的錢都比流出來的多,這個消費效果很快的就會不見。另一方面,消費掉的商品,除非原料自產,否則仍需要再向國外購買原料回來生產。這樣一樣國內消費越多,財富流出的速度越快。擴大國內消費只是增加國力的消耗而已。


GDP背後的意義是商品的產出,而非商品的消費,雖然商品經過消費,才會使廠商增加生產。不過,消費動力的源頭是所得剩餘,有所得剩餘,民眾才會願意拿錢出來消費,剩餘越多,自然商品的消費就越多。


現在卻由於財富分配相當不均,財富越集中,流入市場的資金就越少。一般人負債越來越多,擁有的所得剩餘卻越來越少,自然消費的就會持續減少。政府一次發個幾千元給民眾消費,有什麼用,花完就沒了,那些拿到錢的廠商也不可能因此而增加投資。


除非政府能改善財富分配的問題,否則市場貨幣流量減少的問題也就不可能獲得解決。市場缺乏貨幣流通,那只有大家一起陪葬。各位不要誤以為富人只要不把錢拿出來,他就可以置身事外,因為銀行一倒閉,富人的存款也會跟著消失,大量的銀行倒閉也就象徵大量的存款也會跟著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