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jpg

唐王朝是中國古代強大政權之一,然而縱有強大的武力和政權統治,最終仍敵不過人民的反叛。唐朝的經濟衰敗是致使政權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當時的經濟問題與今日似乎也有很大的相同之處。


唐朝的強盛舉世皆知,靠李氏父子強大的武力征服了天下,並由唐太宗李世明推動各種清明政策,而奠定下唐王朝的基礎。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因皇室姓李,故又稱李唐。唐朝是公認的中國史上最興盛的時代之一,往往與漢朝並稱「漢唐」。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現今西方華人的聚居處也稱「唐人街」,早期海外華人亦稱祖籍地為「唐山」。


唐朝人口

唐初的人口數字,據記載僅二三百萬戶。雖然實際人口不至於此,但多年戰亂讓人口急遽減少卻是事實。貞觀以後,社會安定、經濟富庶,人口快速增長。據《通典》卷七《食貨》載,到天寶十三年(西元754年),全國有891萬戶,5,291萬口。


唐朝幣制

唐王朝建立後,迅速出臺了自己的鑄幣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 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物的總稱,包括錦、繡、綾、羅、絹、絁、綺、縑、紬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和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

唐政府不斷出臺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 兩稅法實行以後社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現為錢重物輕即所謂“錢荒”問題的不斷惡化。
唐朝的GDP在當時的世界為348億美元,占世界GDP 比重:58%


實施兩稅法

780年(建中元年),由宰相楊炎建議推行的兩稅法,實質上就是以戶稅和地稅來代替租庸調的新稅制。

它的主要內容是:

(1)取消租庸調及各項雜稅的徵收,保留戶稅和地稅。

(2)量出制入,政府先預算開支以確定賦稅總額。實際上,唐中央是以779年(大曆十四年)各項稅收所得錢谷數,作為戶稅、地稅的總額分攤各州;各州則以大歷年間收入錢谷最多的一年,作為兩稅總額分攤於各地。因此,戶稅、地稅全國無統一的定額。

(3)戶稅是按戶等高低征錢,戶等高的出錢多,戶等低的出錢少。劃分戶等,是依據財產的多寡。戶稅在徵收時大部分錢要折算成絹帛,征錢只是很少一部分。

(4)地稅按畝徵收穀物。納稅的土地,以大曆十四年的墾田數為准。

(5)無論戶稅和地稅,都分夏秋兩季徵收,夏稅限六月納畢,秋稅限十一月納畢。因為夏秋兩征,所以新稅制稱為兩稅法。

(6)對不定居的商賈徵稅三十分之一(後改為十分之一),使與定居的人負擔均等。


兩稅法的重要意義兩稅法是一項有著重要意義的改革。首先,在均田制下,國家對租調徭役的征斂,主要依據是丁身;兩稅法則主要是依據土地多少徵稅。兩稅中的地稅是履畝征粟,戶稅雖說依據資產,但土地是資產中的重要內容,所以也主要是依據土地徵稅。

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均田制破壞後,土地佔有情況愈來愈不均,於是捨人稅地就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捨人稅地也意味著封建官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鬆弛。其次,在“以丁身為本”的租庸調製下,不管是地主、貧民,他們向國家納稅的數量卻完全一樣,這當然極不合理。兩稅法推行後,沒有土地而租種地主土地的人,就只交戶稅,不交地稅。

這樣,就多少改變了貧富負擔不均的現象。再次,租庸調是以均田制為基礎,流亡客戶因為不在當地受田,所以既不編入戶籍,也不納稅。兩稅法“唯以資產為宗”,不管土戶、客戶,只要略有資產,就一律得納稅。又因為貴族官僚原來就得負擔戶稅和地稅,所以也得交納兩稅。這樣,兩稅法的推行就極大地擴大了納稅面,即使國家不增稅,也會大大增加收入。

在推行兩稅法時,由於租庸調及各項雜稅都已併入了戶稅和地稅,所以唐政府規定取消各種雜稅。但這種局面只維持了極短的時期。不久,腐朽的統治者又想盡辦法搜刮,增添了許多苛捐雜稅,再加上其它原因,人民的負擔成倍增加,生活比以前更加困苦。


兩稅法把中唐極端紊亂的稅制統一起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人民的負擔,但是實行中的弊病也不少:

1.長期不調整戶等,不能貫徹貧富分等負擔的原則。

2.兩稅中戶稅部分的稅額是以錢計算,因政府征錢,市面上錢幣流通量不足,不久就產生錢重物輕的現象,農民要賤賣絹帛、穀物或其他產品以交納稅錢,增加了負擔。

3.兩稅制下土地合法買賣,土地兼併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貧民賣地而不移稅,產去稅存,到後來無法交納,只有逃亡。

於是土地集中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農民淪為佃戶、莊客者更多。由於沒有更好的稅制來代替,這種稅制就成為後代封建統治者所奉行的基本稅制了。


賦稅收入

唐朝中期780年實行兩稅法,當年稅錢1,089萬八千余緡,谷215萬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稅收3,515萬貫、石(一貫=一緡),唐後期853年稅收下降到925萬餘緡,其中鹽利達278萬餘。隨著唐朝對鹽商壓迫加劇,直接引發了黃巢起義。

懿宗即位時(859年),社會貧富差距很大,民變四起,
而南詔又在此時向唐朝發動戰爭。防備南詔攻擊的桂林軍人反因為遲遲不能回鄉而嘩變,擁糧料判官龐勛為首領,再度爆發民變。

但是,懿宗卻依然沉湎於遊樂,仍然好大喜功,任用奸佞,唐朝的政治局勢日益惡化。

唐朝後期由於藩鎮割據,均田制宣告瓦解,大莊園制經濟日益發展。莊園制的形成導致土地兼併嚴重,越來越多的自耕農成為地主的佃戶。當時賦稅刻薄,百姓無法過日子,於是出現人吃人的慘劇,百姓被逼得無路可走,只好起義。


唐朝的滅亡

唐朝後期,為解決財政拮据的局面,實行鹽鐵專賣制度。政府設立鹽鐵使管理各地的專賣情況。結果導致物價飛騰,民怨四起,民間販賣私鹽者不在少數。而鹽鐵專賣制度也是黃巢民變的直接原因之一。

唐朝末年(875年)發生黃巢之亂,杭州、福州、泉州、廣州、洛陽、長安等地,凡是亂軍所到之處,城市無一倖免的受到大肆破壞。這場持續9年的動亂使唐朝走向衰亡。

黃巢之亂後,在外是藩鎮割據的局勢漸漸形成,在朝廷內部則形成了宦官掌權和朝中大臣結黨互鬥的局面。宦官與藩鎮互相勾結,動輒廢立皇帝,唐朝已經名存實亡。降唐的前黃巢將領朱溫(又名朱全忠)逼迫唐皇將首都遷至洛陽,907年廢唐哀帝,自立為王,國號為梁,輝煌的唐朝至此劃上句點。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陏煬帝好大喜功,三次大發兵符遠征高句麗,不但勞民傷財,遠征的失財更讓士兵死傷無數,國庫空虛,終引起叛亂。再加上唐建國前,軍閥割據連年戰亂,大量的建設被破壞,與大量民眾因戰亂而死亡,大片土地荒蕪,工商業衰敗,中國經濟此刻正處於異常低迷的時刻。


非常的破壞帶來非常的建設,唐王朝建立後,立刻採取休民生息政策,使民間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唐初人口從三百萬戶,經過一百年左右的休息養生後,已增加了三倍到八九百萬戶。人口的增長促進而需求的增加,大量的人口使耕地面積不斷的增加,工商活動也日漸興盛起來。


當時唐朝擁有自己的貨幣,也強烈禁止民間私鑄,但卻因發行量不足,造成通貨緊縮,形成錢重物輕的現象(貨幣貴,商品便宜)。政府征戶稅卻不許民眾以商品繳納,民眾被迫賤賣商品,以獲取錢幣繳稅。唐帝國錢幣發行量不足,又以錢幣征稅,民間貨幣流通量不足,因而引發通貨緊縮的現象。


兩稅法的實施雖然立意良好,卻因實際執行的問題,而導致民間財富的大量集中。地主豪紳強奪兼併小農土地,卻又不申報土地移轉,使土地稅額仍落在小農身上,一般農民無力繳納征稅而被迫逃亡。這種現象在唐朝末期情形非常嚴重,民眾對王朝普遍不滿,民變不斷發生是促使唐朝滅王的重要原因。


唐朝貧富不均現象嚴重,政府無視於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放任這種情況繼續惡化,民眾無法過活,只要有人舉義,自然跟隨著眾,群起響應。


這些現象不也就跟我們現在的情況非常類似,財富分配不均,富人逃稅管道眾多,繳稅重擔全落在中下階層。中下層民眾一分稅也漏不掉,而財閥豪紳們卻能利用各種避稅節稅的管道不繳稅。如果大家生活無虞,安居樂業,縱使有人圖謀不軌,也難以引發民眾的響應。然而,倘若財富持續集中現象惡化,民眾無力過活,縱使不發生民變,也會引發各種犯罪問題。


過去經常提起的貨暢其流,所謂的貨暢其流就是讓商品能夠順利的賣出與流通,然而面臨市場貨幣的流量不足,商品無法順利賣出,只能降價求售,廠商不敷成本乾脆關門,通貨緊縮於是發生。財富大量集中後,多數財富集中於一人之手,一般民眾無錢可用,市場無人消費,經濟問題由此而生。


所以各位可以看到,由人口增長所帶動的經濟活絡是很明顯的,大量的需求與建設使各種經濟活動旺盛起來,也因此而有了幾個唐朝著名的盛世。然而,強盛過後緊接著又是衰敗的開始,財富雖然增加了,但財富集中的速度也非常的快,財富過度集中,使經濟開始產生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王朝的滅亡。

至於現代財富是如何集中的,為何多數人都擁有龐大的債務,成為所謂的"負翁",詳見3/4債務世界的說明(按此查看)金石堂與博客來七折熱銷中。

金石堂購書網址:
http://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610043222

博客來購書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72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