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jpg

以貿易為主的台灣,在貿易排名上不斷的衰退,出口的衰退更造成了貿易逆差,究竟貿易衰退會對台灣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台灣貿易全球排名創新低的警訊

2009-03-31工商時報     
     
世貿組織(WTO)日前公布2008年全球貿易排名,台灣的「商品出口」排名降至第18名,「服務輸出」更降至第28名,同創歷年最低的排名。進一步比較,亞洲主要國家排名或有提升,或有小落,但卻無一國像台灣滑落速度如此之快,這是極嚴重的警訊。

  一般而言,貿易可分為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兩部分,各國每月公布的海關統計,談的是商品貿易,而服務貿易則按季公布於國際收支帳裡,所呈現的是觀光、專利、商標、保險、通訊、文化休閒及海空運的收支情況。台灣的商品出口排名由2000年的全球第14降至如今的第18,服務輸出更由第18驟降至第28,現在不論商品貿易或服務貿易,在四小龍中皆敬陪末座,昔日台灣經濟奇蹟衰弱至此,讓人直有繁華落盡,不勝唏噓之嘆。

  回想1971年,台灣商品出口總額還是南韓的1.9倍,即使至1991年還是南韓的1.1倍,直到1994年首次為南韓超越。近15年這個差距愈拉愈大,2008年台灣出口 2,556億美元,僅是南韓出口4,224億美元的60%,如今南韓出口排名依舊維持於2000年的第12名,遙遙領先台灣。近20年台灣由領先而落後,由小幅落後而至大幅落後,究竟原因何在?殊值探討。

  如同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其實外貿實力也是產業實力的延伸,台韓外貿的彼長我消,說明台灣近年經濟政策的失當。這些年台灣的經濟政策以舉國之力獎勵高科技產業,但迄今核心技術依舊仰人鼻息,這種徒具形式的產業升級,根本無法因應新興國家的挑戰,致使台灣貿易條件惡化、附加價值率年年下滑。解決之道本應是致力於產業實質的升級才是,但多年來執政者捨此不為,反而時有劃定特區引進外勞、減免稅賦之議,這樣的政策非但扭曲了均衡的要素價格,虛構了企業獲利的假象,更延遲了產業升級的契機,是以這些年台灣的貿易條件豈能轉好?出口排名又怎能不年年滑落?

  遺憾的是,近期政府當局又在研議經貿營運特區,採用的方法依舊是擴大外勞引進比例,調降進駐廠商的稅率。主政者必須明白,今天政府的決策不僅要著眼於近1、2年的景氣走向,更要宏觀台灣未來10年、20年的產業貿易競爭力,因此應該從台灣長期經濟發展的角度重新思考經貿營運特區一案,萬不可為爭取短暫的投資熱絡,而營造出一個讓台灣產業永遠無法實質升級的困境。果若如此,其罪大矣!

  產業無法升級除了會影響台灣「商品出口」的排名之外,更影響台灣「服務輸出」的排名。2008年我國專利、商標的權利金收入不足2億美元,比2000年的3.7億美元還少,但支付給外國人的權利金卻高逾30億美元。此一權利金的收入即是「服務輸出」,而權利金的支出即「服務輸入」,美國2008年享有5,220億美元的服務輸出,半數即來自權利金及相關金融服務的收入;亞洲國家中如南韓服務輸出排名第15、日本第5、香港第12、新加坡第17,皆領先台灣10名以上,顯示產業未能實質升級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之大,關聯效果之強,超乎想像。

  造成台灣服務輸出排名驟降,除了肇因於權利金收入逐年下滑外,外國人來台觀光旅行的人數過少、海空運服務規模過小、海外營建訂單稀少,也都是原因。自2004年行政院浩浩蕩蕩召開全國服務業發展會議,誓言讓服務業升級以來,服務輸出的排名不升反降,顯示開會擬計畫根本無濟於事。劉內閣應以此為鑑,只有堅定的執行力才能成事,沒有堅定的執行力,再多的宣誓,召開再多的全國會議,也屬徒然。

  最後我們必須指出的是,亞洲的經貿整合,對台灣外貿競爭力的影響確實極為巨大,而台灣與中國大陸洽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確屬必要,但須知這不是萬靈丹。若台灣產業依然仰賴代工,技術依然仰人鼻息,產業的獲利依然依靠外勞及減稅,即令台灣能於一年內與每個亞洲國家簽署協定,恐亦無法化解當前台灣經濟的困境,出口排名肯定還是會繼續下滑的。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http://www.wlgriffin.com


缺乏資源的台灣只能靠出口來創造財富,出口的衰退不但使台灣經濟衰退,貿易赤字的出現更造成財富的外流。貿易排名的大幅衰退,也象徵台灣經濟實力大幅度的減弱。如果台灣還不加緊努力,增加產業的競爭力,到最後台灣可能連財富都沒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