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ustom).JPG

近日,全世界財經新聞最熱門的重點新聞,就是富士康的加薪,這一次加薪,不是幾百人,不是幾千人的加薪,而是八十萬人的加薪,而且一加就加了將近一倍的幅度,富士康的舉動把所有代工廠都嚇得目瞪口呆。



一跳二跳三跳,一直跳到第十二跳,震驚全球的十二跳,這十二跳讓郭董嚇到了。他在第十一跳時,馬上宣佈所有人加薪三成,這一招已讓媒體連著數日大篇報導。

無奈,加薪三成似乎無甚成效,剛開完記者會,又即刻發生第十二跳,這一跳讓郭台銘選擇一個讓全球震驚的舉動,就是再加薪,而且加薪後的薪資遠超過大陸規定的最低薪資。

這一下,受到震動的不只是富士康,而是附近連著深圳所有的代工廠,以及全中國的代工廠。所有人都知道,富士康八十萬勞工的最低薪資是人民幣二千元,如果是你,領著別人一半還不到的薪資,你還坐得住嗎?


罷工潮與加薪潮的蝴蝶效應

中國自從一九八九改革開放以來,拚命對外招商引資,以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換來世界工廠的地位。更在台商的推波助瀾下,造成全球生產重心的大移轉,大量物美價廉攻陷全球,部份國家通貨緊縮問題,甚至怪罪「中國製造」。

然而,好景不常,大量工作機會帶動當地物價上漲,並進而引發薪資的上揚。各代工廠面臨工資不斷調漲的壓力,而這些工廠經常以當地要求的最低薪資,做為召募員工的薪酬標準。這種不甚合理的薪酬標準,隨即在富士康一連串的跳樓,和加薪後,面臨骨牌式的全面坍塌!

自殺事件,猶如蝴蝶四處飄飛產生連鎖反應,並引發各界對中國大陸勞工問題重視的「蝴蝶效應」。中國勞工的加薪潮從富士康開始吹起,漸漸縕釀成為全中國大陸工資全面上揚的龍捲風。

大陸罷工效應從珠江三角洲蔓延到長江三角洲。本田汽車佛山廠罷工半個月後,另一家與本田相關的汽車零組件公司「佛山市豐富汽配公司」員工,台資美律電子,也跟著為要求加薪而罷工。長三角電子大廠重鎮的昆山地區,台資KOK書元機械上千名員工也出現罷工。

這些知名生產企業,勞動條件都合乎當地勞動法規,卻抵擋不住一波高似一波的加薪潮。「不加薪,就罷工」,這是所有中國當地企業面臨的最嚴苛挑戰。


富士康以退為進的策略

郭台銘這一手可真謂是商場策略運用的極致,不但企圖打垮所有對手企業,更衝擊中國所有產業,從上到下無一倖俛,這手策略甚至連中南海都會受到波及。

他將媒體的焦點,成功移轉到成為全中國的問題,他用二次調薪的策略說明,有問題的不只是富士康,而是全中國企業的毛病。

中南海可能小看了八十萬人全面加薪一倍以上的衝擊性,郭台銘讓加薪的衝擊一次全部爆發。不只是個別企業,不只是代工廠,就連國營企業與各公家單位,都可能要面臨調漲工薪的問題,這一手不可謂不重。

從焦點的移轉,到問題全面轉嫁,媒體的焦點早不在鴻海身上,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罷工事件,這轉移媒體目標的功力真是高明~


全面加薪的效應

現在好了,全球大多民生用品的生產重心都在中國,企業在中國有群聚利益,所有上中下游的原料與產品皆可在中國一次購足,省去不少運送時間與費用。

大部份的代工廠緊鄰零件供應商,以便就近提供原料,搬遷後可能要比提高薪資付出更多的成本,並造成企業原料取得不易,喪失原有的應變能力。工廠搬遷到其他國家,成本不但巨大且不切實際。

更何況,遷廠至其他國家,不但其他國家的法令五花八門,且人民的勞動性似乎略遜於中國。工人不願加班,你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以全球來看,越南似乎是不錯的選擇,但越南的生產條件相對較差,水電基礎設施不足,若中國工廠大量移動到越南去,將來同樣要面對薪資上調的問題。

大多數的工廠短期內絕難以移動到其他國家,企業就只能硬頸面對狂襲而來的加薪潮。中國勞工的薪資調整,終將波及全球產品價格。屆時,不論T恤、皮包、塑膠製品、運動鞋、電腦與手機等各類產品的價格,均可能接連上揚。

所以,短期內看起來對鴻海衝擊很大,但接著看下去,各行各業全面性的漲薪,一直到最後,歐美下單的知名品牌也不得不接受漲價的事實,所有的工廠都漲了,他要去哪裏找報價低的廠商,到頭來還是得接受代工漲價,還是得靠鴻海。

這一輪算下來,鴻海會吃虧嗎?恐怕不見得!八十萬人加薪的力量,不可謂不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