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Greece-debt-EU-500x380  

自希臘出現償債危機以來,償債問題總是一直圍繞著希臘,似乎只要沒外國紓困就一定會倒債。如今歐盟等國雖仍願意再度金援希臘,也提出一些附帶條件,但有媒體卻批評這些方案根本不可行,究竟中間產生了哪些弔詭的現象?



儘管歐盟同意第二次對希臘進行紓困,希臘將獲得第二輪1300億歐元的紓困基金,但也同時提出要求希臘另一波的撙節措施。政府的支出將遭到削減,同時還將加稅,以降低希臘的預算赤字。

其中對希臘的要求內容主要包括:

1.實施預算削減削減3.25億歐元的支出。
2.2020年以前,從現在的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160%,降低到120%。

現今有媒體批評如果希臘削減政府支出,就不可能達成債務佔GDP比下降到120%的目標,所以這個方案根本不可行。

我們來看看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

首先,如果債務佔GDP的比重如果要下降的話,第一個就是債務減少的速度要大於GDP下滑的速度,而在GDP的計算裏,政府支出佔其中一個部份,所以政府支出如果減少,其他部份未增加的話,GDP就會開始下滑,政府支出減少越多,GDP的下降越多。

那麼債務比重在此情況下反而會不降反升(GDP下滑的速度大於債務減少的速度)。


依此推論,政府支出不但不能減少,反而支出更多才對,所以這個世界的經濟理論非常特別,在沒辦法償債的情況下,不但不用減少政府開銷,反而還要想辦法增加支出才行~

然而實情是,增加政府支出以增加GDP增長其實是一種謬論,在沒有考量到資金流向的情況下,就單純的認為政府支出增加,就能增加就業,民眾有了工作就有錢可以消費,然後廠商的投資意願增加又帶動就業。

事實上,從日本、台灣及歐美各國可以得知,政府增加支出,擴大公共工程並未使民間就業明顯增加,大多數的資金都跑進廠商的口袋,也未進一步帶動投資,政府所得到最大的效益就是讓「政府債務快速的增加」。

政府支出可以增加十倍甚至百倍的支出效果,是當政府支出能跟他們所想的理論一樣,能夠從廠商口袋又流入民眾口袋時,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然而如果政府支出只是讓錢不斷地流入廠商口袋,而不再流向民眾時,這樣又怎能產生循環的效果?最後得到的只是政府債務不斷地增加而已。

中間最弔詭的,就是這些貸款國的官員竟要求希臘大幅降低債務比重,這種要求只能說除非希臘中樂透挖到海底黃金船,否則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陰霾下,又要償債,又要削減政府支出,怎有辦法讓GDP不下滑?

所以如果僅是要求希臘降低總債務金額,例如從5000億歐元,降至3000億歐元則尚屬可行方案之一。但若是要求希臘限期改善債務佔GDP比重,就令人好奇提出這些要求在被提出之前,他們到底有沒有讀懂經濟?


簡單整理一下這中間的經濟詭論:

1.擴大政府支出能帶動就業並產生經濟循環。
結果是政府把錢都搬到廠商的口袋,帶動就業的效果非常有限,自然更不會有經濟循環的效果。

2.如果減少政府支出就會使經濟產生衰退
其結果很明顯從詭論一的答案而來,政府的支出數字大多僅有一次性效果,也就是僅有當次的支出列入GDP的計算,所以若隔年未繼續增加政府支出,GDP一樣會衰退下滑。可見先前的支出並未產生經濟循環,否則下一年度GDP情況自然就會好轉增加。

結果就會造成政府舉債擴大支出,擴大公共工程建設越多,經濟不但沒好轉,反而更增加政府債務。


所以,希臘削減支出量入為出是必要的,但要求希臘降低債務佔GDP的比重卻極不合理,這顯得這些歐盟官員都是拍腦袋胡亂要求。



 

arrow
arrow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