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  

禮運大同篇是全世界最早出現理想世界論點的學術記載,究竟孔子說了哪些話表達出人類的理想世界,而這個理想世界與現代社會的差異又有多少?


孔子參加魯國的祭祀,並且擔任助祭。祭祀完畢卻感慨地歎息。弟子言偃陪侍在旁,便詢問孔子嘆氣的原因。

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

孔子說 :「大道得以施行的年代,是在夏、商 、周三代賢君執政的時代,我未能經歷。但可以大略知道當時的情形。」

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

社會選取賢能為大眾服務,講求信義,教人團結和睦。

每個人不僅孝順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也敬愛別人的父母及慈護別人的子女。

當人年老時可以受到照顧以安享天年;壯年人能發揮所長,貢獻社會;年輕的小孩都能受到良好的照顧和教育;使無依無靠的鰥夫、寡婦、 孤兒、沒有子女的老人家,以至殘廢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顧

每個成年男子都有適合的工作,每位女子都能有好的歸宿。

人們不隨意浪費資源,也不自己獨享資源。人們為了不能為社會盡一己之力而感到羞恥,大家都會為了全體的未來而付出努力。

人們因為受到良好的教育,並樂於助人和貢獻一己之力,所以這世界就再也沒有搶劫、偷竊和為害社會的事件發生,人們再也不用緊閉門窗防範惡徒,這就是過去曾經出現的『大同 世界


說明:

孔子曾治理過魯國,僅三個月的時間就讓魯國門不閉戶路不拾遺,可見得人心若能受到教化,社會的結構的確是可以改變的。



現代社會與孔子大同世界的差異

1.孔子說:「在大同世界裏,國家是大家共有共享的」

國家變成少數人政黨與財團獨享,國家資源與土地都是政府所有,人民變成第三者。土地開發成為少數人的利益,選舉只為了政黨的利益,而非人民的利益優先。選前算選票,選後算鈔票。雖然國家是由全體人民所組成,但在這個國家下的政府,卻成為服務少數人的政府。

2.孔子說:「在大同世界裏,使無依無靠的人皆能有所養」

現代社會是有條件的老人供養,前提是要先自掏腰包繳納保費,沒錢繳納保費就等於沒有任何保障。

3.孔子說:「在大同世界裏,人人都能有工作。」

現代國家強調放任自由,任由企業隨意僱佣和裁員,企業毫無社會責任可言。面對失業,政府總把責任推給民眾,總用一套說詞「工作那麼多,是民眾太挑和本身的能力不足,這些不是政府的責任」。

按這種邏輯,舉凡所有失業率高的國家,一切都歸究於失業者的能力不足,所以失業率與政府的責任無關。

4.孔子說:「在大同世界裏,不隨意浪費資源,有效使用資源。」

在資本主義下,強調競爭自由,主張政府放任不干涉。使得企業不問市場是否供過於求,只講求規模經濟,只要成本比別人低就行。其結果造成資源配置錯誤,商品生產過剩,嚴重浪費資源,賺錢是他的,被浪費的資源卻要由大家共同承擔。


至於其他的就更不用提了,在少數人獨享利益之下,人類為了求生存就無法再顧及什麼理想與道德。

資源總是有其限制的,若少數人佔有95%的財富,那麼多數人要如何能用那5%來消費和生存?少數人的獨佔與獨享利益這個部份,已成為破壞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最終根源。

孔子「世界大同」的理想世界是否能夠實現,依孔子的說法似乎早已出現在夏商周的時期,但實際上或許這是孔子依事託理的一種假借。然而孔子在短期執政下,卻又能讓魯國大治,似乎世界大同又不光只是一種理想,還是有可以實現的方法。

可惜的是,孔子終其一生都未將其實現世界大同的方法說出來。



arrow
arrow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