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ancient  
各位可能想像不到,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民富則國富的均富思想,而這樣的治國方式更讓國家的實力大增。




五代十國時期,唐昭宗景福元年(西元八九二年)楊行密領兵消滅了畢師鐸、孫儒,江淮戰火平息。江淮本為富庶之地,但經過長期戰亂,早已變得滿目瘡痍。 “八州之內,鞠為荒榛,圜幅數百里,人煙斷絕” 。 見此情景,李濤等謀士建議楊行密立即“招合離散,與民休息,政事寬簡,百姓便之” 。  

資治通鑑記載楊行密為解決財政困難和物資短缺的問題,本想用茶鹽專賣的方法來換取民間佈帛以充實軍用。 李濤、高勗等幕僚建議:“兵火之餘,十室九空,又漁利以困之,將復離叛。不若盡我所有,以鄰道所無,足以給軍。選賢守令,勸課農桑,數年之間,倉庫自實。 ”楊行密採納了建議,結果“未及數年,公私富庶,幾复承平之舊” 。 為楊吳政權奠定了厚實的軍事基礎。

可見得,古代有識之士也懂得「民富則國強;民窮則國弱」這個道理。

其實說穿了就是讓每個人能夠各盡所能的發揮其能力並各取所需,從總體的角度來看,多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就等同多了一個消耗社會資源的單位。

要使國家真正富強,就要盡量減少消耗的單位,而將其轉化成為貢獻的單位,從楊行密一直到80年代的台灣,近十年來的中國,其國力能快速增長,所依靠的何嘗不是讓眾人能各盡其力貢獻自己。

到了現今,各國政府卻將失業率歸於景氣和個人因素,絲毫不在意失業人口對國力的消耗,只會不斷的補助企業,卻不去思考如何讓失業者能夠更有效率的找到工作,這樣的行政作為實遠不如古代識者,富國的原理很簡單,但真正能理解的卻是寥寥可數。


arrow
arrow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