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cycle-28972437 (Custom)  

什麼是景氣循環?為何有景氣循環?景氣會一直循環嗎,還是會有永遠不循環的時刻?



經濟循環又稱作景氣循環,是指包含物價、股價、存貨、利率等經濟趨勢,呈現周期性循環變動。景氣
循環過程可分為成長、繁榮、衰退、振興四個階段。景氣循環的週期長度沒有定論,大致分為短周期40個月、中周期10年與長周期50年等。


舊約聖經記載,埃及法老王做了兩個夢,他夢到「七隻瘦牛吞了七隻肥牛」和「七個細弱的稻穗吞了七個飽滿的稻穗」。後來約瑟為法老王解夢,說這是預示著埃及會接連出現七個豐年和七個荒年,荒年會吃掉豐年的盈餘,並提醒法老王儘早做準備。這是西方最早出現景氣循環的說明。

過去曾流傳著這樣的一個老笑話:衰退就是你的鄰居失去工作的時候,而蕭條就是你自己失去工作的時候。


景氣不會永遠繁榮或衰退而是有一個循環發展,經濟學家熊彼得將景氣循環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

繁榮期:

在繁榮期,整體失業率降到最低,民眾幾乎人人有工作,使社會消費量大增,廠商對於未來預期更加樂觀,則會繼續增加投資,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消費量,使整個社會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經濟不可能一直繁榮下去,在到達最高點後,即開始步入衰退。

衰退期:

景氣達到高峰後,物價水準此時達到最高水準,政府為避免景氣過熱,則採取緊縮政策,導致廠商的生產成本提高、投資減少,使得雇用員工開始減少。此時失業率逐漸增加,民眾所得、消費持續降低,廠商對於未來的預期感到悲觀,經濟逐漸邁入蕭條。

蕭條期:

在蕭條時期廠商無利可圖,在投資上、雇用員工上都是最少的時期,而整體社會的失業率達到最高水準,民眾所得大幅下降,消費水位降到冰點,許多廠商因此倒閉,經濟呈現停滯的狀態。當蕭條達到谷底時,社會可能因環境不佳而動盪不安,此時政府必須想辦法刺激經濟復甦,以擴張的政策來剌激消費。

復甦期:

在蕭條期間,政府持續利用政策吸引廠商投資、增加工作機會、鼓勵民眾消費,在此剌激之下,廠商的利潤逐漸增加,投資開始增加,進而提高雇用員工,整體失業率下降,經濟逐漸活絡慢慢走向繁榮。


在正常情況下,貨幣流入市場的數量(消費量、投資量)大於流出市場的數量(儲蓄量),經濟就會開始呈現繁榮的景象。但當貨幣流入市場的數量(消費量、投資量)小於流出市場的數量(儲蓄量),則經濟開始出現衰退的景象。

所以凱恩斯等經濟學家才會提倡,政府透過利率或補貼的方式來剌激投資,藉以轉變經濟衰退的情況。

然而,凱恩斯沒有說明的是,如果投資增加了,消費卻沒增加時,經濟衰退的情況是否能被扭轉?

現實的情況是,投資增加了,失業率些微下降,消費量卻被房價、物價給抵消。如此一來,投資無法獲得利潤,投資資金都打了水漂,再也沒有廠商願意增加投資,以致於後面任何擴張政策對經濟完全絲毫不起作用。

究其根本,民間消費完全被物價、房價給壓垮,除了給付房租、房貸及日常生活所需,也沒有多餘的錢增加消費。這也是為何經濟每到了末期後就再也不重新循環,也無繁榮時期的原因。


arrow
arrow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