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有學者對現行的金融問題提出新的論點,我們先來看看他們說的是什麼吧!


《王耀興論金融》 流動性黑洞論

 2008/01/03

美國次級房貸自去年2月爆發以來,迄今仍未歇息。導致歐洲中央銀行在去年12月17日宣布用低於4.9%市場水準的4.21%利率來無限量供應資金,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也在同一天宣布提供200億美元向大銀行挹注資金,以防止年底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的危機。這是自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及公元2000年科技泡沬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問題,這現象應驗了Avinash D.Per-saud (柏索德)在2003年提出的流動性黑洞理論(LIQUIDITY BLACK HOLES)。


所謂流動性黑洞理論,根據柏索德的論點,是類似於銀行擠兌現象,追逐短利的交易者在羊群效應之下相繼賣出產品,造成整個市場只有賣方,沒有買方,市場流動性突然消失,乏人問津的資產價格急速下跌,進一步惡化流動性,最後出現流動性好像瞬間被吸收殆盡的現象。


流動性黑洞的形成係將市場參與者的反應匯集起來,就像是熱帶風暴一樣,一直在聚集更多的能量。如果以柏索德理論推估,目前次級房貸所引爆的流動性危機應該是處於蓄聚能量的階段,難怪歐美各國央行大為緊張。


有關流動性黑洞的理論,作者曾提出二個過去的經驗,即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和LTCM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危機作為驗證。他指出,在 1997年之前,世界各國的資金紛紛湧入東南亞地區,不過,在1997年開始出現反轉現象,資本不增反減變為淨流出120億美元,大量的資本外流,造成市場流動性大幅下降,也產生骨牌效應,外資整個撤出東南亞,最嚴重時韓國的外匯準備消耗殆盡。


對於東南亞危機的成因眾說紛紜,作者卻認為東南亞金融危機是流動性危機,而不是債務清償危機,即為金融惡化和信心衰退的循環過程。當信心崩潰造成貨幣的大幅貶值,同時也讓金融機構產生嚴重性的流動性風險,這就是作者所謂的流動性黑洞現象。


其次,作者舉出另外一個例子是LTCM的事件。LTCM運用向投資人集資的22億美元做擔保,買進1,250億美元的股票,然後用這些股票做擔保進行高達1.4兆美元的金融衍生性工具交易。由於LTCM在俄羅斯債券市場上投進了將近100億美元,然而在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政府卻突然宣布盧布貶值,停止國債交易,凍結海外投資者貸款償還期90天,結果造成大量資金湧入美、德國家的債券市場,相對的,其他國家債券市場乏人問津,從而產生流動性不足現象。LTCM共損失25億美元。最後由聯準會收拾殘局,會同全球14家最大銀行及證券公司向LTCM提供資金,以避免全球金融市場的混亂和流動性的危機。


為何會產生流動性黑洞?最重要因素是市場敏感性風險管理系統出現了問題,依據巴塞爾資本協定,有關風險管理是對銀行業者及監管者所設計的遊戲規則。而各國的業者也依據巴塞爾協議採取了大致相同風險管理手段,一旦金融市場發生變化,金融產品價格發生波動的時候,就援引了所謂的停損理論,在不同市場裡面同時賣出,導致流動性的降低,產生了流動性的黑洞。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這個作者做出了一個論點,那就是信心不足時會產生金融危機。若真是如此,那麼這個世界的金融體系肯定有問題,因為我們會經常處於信心不足導致金融危機的狀態中。然而,事實上呢?金融危機並不常發生,市場也不會動不動就發生信心不足的問題。

這位作者只是點出了金融危機發生時的一些現象和過程,我們無法說這位作者的描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只不過他的這個論點完全無助於解決金融危機的問題,因為他沒說出導致這些危機的真正成因是什麼,所以自然也無法依此來解決問題。

就像是給蒙古大夫看病一樣,他完全可以說出感冒時的症狀是什麼,可是他卻從來說不出感冒是由病毒,或是由細菌所引起的。所以,他給你吃的藥,可能有時有效,可能有時沒效,有時甚至可能致人於死。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會描述經濟現象的專家,而是更需要有人能深入分析問題根源,尋找出真正解藥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esz 的頭像
    jamesz

    財富的本質:財富來自於生產,商品數量決定貨幣的價值!原3/4債務世界

    james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