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台灣錢淹腳目,現在是連一塊錢都很難賺,台灣的財富究竟都跑到哪裏去了!
152家企業的下市啟示錄
2009-03-02 遠見雜誌
從1982年至今,台灣總共有259家公司下市、下櫃。1980年代,台灣只有4家企業下市;1990年代增加到18家。尤其從2000年到2009年2月,已經有237家企業下市,占了九成比例之高。
下市的高峰潮是從200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開始衰退之後開始。這八年多來,景氣指標一直在低檔徘徊,下市家數也愈來愈多。
152家危機下市企業,總資產1.43兆
檢視從1982年至今的259家下市櫃公司,共有152家是因為財務危機、與經營不善而下市,其餘107家為非危機下市,包括被合併的公司。
152家財務危機下市企業中,下市公司74家、下櫃公司78家。產業別以電子業居多,有45家、建材營造業23家,紡織、食品、鋼鐵則各有15、14、13家。總計這些公司下市前一年的總資產為1.43兆台幣、資本額近5000億台幣,所牽連的投資人數規模龐大。
這一堂彙整152家危機企業而成的「下市失敗學」價值超過1.4兆台幣,堪稱是目前亂世中,台灣最昂貴的一門EMBA課程。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ebay
每當一家公司下市,就代表又有許多投資者的血汗錢消失不見了,這些消失的財富,不外是被拿去擴充廠房、設備、高層獎金、員工分紅,甚至負責人自個兒拿去花光光。上市後就拼命放出利多消息,希望投資者踴躍買進,經營者手中的股票就可以換取更多的錢。
另一方面,台灣電子廠為了競爭,不斷的向國外買設備來擴充產能。這些出口的電子產品所賺的錢,恐怕還不及為了買設備而折舊或報廢的費用,原來台灣過去從外國所賺取的財富,就這樣又流到國外去了。
財富的本質
「財富不會憑空增加,一方財富的增加必使另一方財富減少。」
內容重點
1. 說明房地產價值是由負債所創造的!
2. 股票價值的形成原因與何者獲利最大!
3. 造成通貨膨脹的最主要因素!
4. 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
5. 為何不論先進國家或落後國家,其一般民眾生活都很困苦!
- Mar 04 Wed 2009 09:23
台灣消失的錢請來這裏找!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