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年內,韓國不但擺脫1997年金融風暴的陰影,還創造出令人稱羨的高經濟成長,然而亮麗光環的背後竟然是…
南韓若去槓桿化 GDP將慘不忍睹 瑞銀:預期經濟負成長3.0%
鉅亨網陳律安‧外電報導
2008 / 11 / 21 星期五 16:20
瑞銀( UBS-US;UBS)在寫這份報告的時候,突然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其原先已比業界預期悲觀的韓國09年 GDP成長,可能還太過樂觀。若韓國的經濟主軸真如瑞銀所料,呈現去槓桿化的勢態,那麼明年韓國經濟成長應會更為悽慘。
因此,瑞銀悲觀地下修09年韓國 GDP為-3.0%。
很多瑞銀害怕會發生的情形都已成真,包括南韓信貸市場泡沫化、房價大跌,以及公司債市場的冷凍。雖然南韓央行已開始積極降息,但現在瑞銀只想好好地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即為:若南韓進入去槓桿化勢態,那麼政府所提供的刺激經濟方案,能過使韓國經濟不至下落嗎?瑞銀的答案是否定的。
若南韓在收入下降,且失業率飆高的情勢下去槓桿化,那麼接下來的兩種情形將極有可能會發生,包括出口長期嚴重衰退、或是償債太多。瑞銀認為,韓國政府所提供的14兆韓元振興經濟計畫,無法與去槓桿化後所帶來的消費力降低匹敵。
如此情勢與90年代的日本十分相似;瑞銀認為,韓國將有許多困境要面對。那些長久以來觀察韓國市場的人士,都認為該重建服務業及中小企業。背後的邏輯在於,若舉債已達上限,經濟就必須要靠傳統的上述產業區塊來支撐。
瑞銀很希望對韓國這樣的悲觀預測,其實是錯誤的;若市況有任何轉變,瑞銀將會率先地調整 GDP預測結果。
資料來源:鉅亨網。
如果政府缺乏資本,最好的方式就是舉債。不論對內或是對外舉債,韓國政府用舉債的方式來增加產業建設,以達到擴張經濟的目的。而韓國國內就放寬信貸,讓人民以舉債的方式來投資與消費。經濟增長的背後,其實背負著大量的負債。
舉債總是有限度的,而韓國不顧擴大信貸的風險,還不出來就再舉債。以債養債的結果,最後就會引發出難以收拾的局面。
財富的本質
「財富不會憑空增加,一方財富的增加必使另一方財富減少。」
內容重點
1. 說明房地產價值是由負債所創造的!
2. 股票價值的形成原因與何者獲利最大!
3. 造成通貨膨脹的最主要因素!
4. 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
5. 為何不論先進國家或落後國家,其一般民眾生活都很困苦!
- Nov 22 Sat 2008 14:29
韓國經濟成長 債務堆出來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