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這個通貨膨脹把台灣人過去存下來的財富一下子吃光光。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5月20日台灣銀行經財政部核准,改組成立,仍稱為「台灣銀行」,並繼續取得紙幣發行特權。先發行壹圓、五圓、拾圓面值的新版「台幣」(現在稱為「舊台幣」),後因為通膨壓力,不斷提高發行的面值。這時期的紙幣上的圖案主題,是以「國父肖像」、「台灣地圖」、「台灣銀行」、「鄭荷海戰圖」等交替使用。其中的「鄭荷海戰圖」相當具有時代意義。
1948 年(民國三十七年),台灣通貨膨脹,民眾對台銀發放浮濫的舊台幣失去信心,台幣日益貶值,發行額大增,在無有效改革幣制之政策實施前,為了維持台灣貨幣體系的流通,台灣銀行特別發行「定額本票」與原有的舊台幣共同流通,面值有伍仟圓、壹萬圓、拾萬圓、最後甚至發行壹佰萬圓面值的本票,台灣通膨的惡化程度可想而知。
財政部最初核定台幣最高發行額為三十億元,但因為烽火連年,生產停頓,台灣需要大量資金供應重建;再加上國共內戰,中國大陸的通貨膨脹也直接影響台灣,導致台幣匯率隨著法幣水漲船高,發行額也直線上昇,短短的三年,就從預計的三十億元增加到五千兩百七十多億元,另外還有一兆二千一百三十六億元的即期定額本票在市面上流通。
中央銀行發行局局長/鍾光新 : 「○八三四原來是三十億,後來變成一兆七千多億,差不多五百二十八倍,所以舊台幣等於說是惡性通貨膨脹,是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九四九,國民政府撤守,陳誠從上海運來八十萬兩黃金,作為發行新台幣的後盾,從此,剪斷了舊台幣與金元券的臍帶。
新台幣發行辦法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頒佈,四萬元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兌換時間到當年的十二月卅一日為止,後來因為實際需要又延長兩個星期。一麻袋的舊台幣,可以說換不到幾塊錢新台幣。
台灣銀行前發行部副理/劉明朝 :「 很多人都是用袋子裝來、皮包裝來來換。金融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沒有點鈔機都是用手工點,可以說相當辛苦。」
物資缺乏造成民眾生活更加艱苦,鈔票的價值遠不如米糧,美援透過教會在各地發放食糧,民眾更是爭相領取,沒有什麼事比填飽肚子更重要。
高雄市新興教會主任牧師/陳博誠 :「 為了一磅、半磅的奶粉,有時排隊相爭,有些人就在那邊爭得很難看,對今天說起來真的很悲哀。」
台灣銀行前發行部副理/劉明朝 :「 如果說有需要買物資的話,要提前、趕快去買,有錢就趕快先換成物資。」
台灣在光復之初也曾遭遇惡性通貨膨脹。民國三十四年到三十八年之間,台灣的物價幾乎是一日數變,每年的物價漲幅都在500%至1200%之間。這段歷史,許多較年長的人至今回憶起來都還餘悸猶存。
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五日,台灣實施幣制改革,將原來的台幣(舊台幣)收回,換發新的鈔券-新台幣。每四萬舊台幣兌換新台幣一元。此外,政府還陸續採取了許多措施,包括舉辦優利存款,鼓勵儲蓄;充實財政收入,撙節支出;積極修復生產設備,增加工業生產;鼓勵農民生產,提高農業產量等等,終於使台灣的物價逐漸平穩下來,而奠定了後來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
造成戰後期間台灣通貨膨脹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
ㄧ、戰時盟軍空襲使台灣經濟受到嚴重的損害。多數工廠被全毀或半毀,交通運輸體系被破壞,勞動與原料的供給中斷,未毀於空襲的生產設備亦未能妥善維護。因此在光復時,台灣的工業產量不及光復前最高紀錄的三分之ㄧ。由於農村勞動缺乏,肥料供應不足以及水利荒廢,農業生產亦銳減。商品供給不足,成為引起通貨膨脹的ㄧ個重要因素。
二、雖然在台灣實施地區性貨幣,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匯率亦時常調整,然而以上海─台北兩地間物價水準作比較,大多數時期中國大陸貨幣被高估,結果有大量資金從中國大陸流向台灣。實際上就是中國大陸的惡性通貨膨脹,已經連帶波及台灣的金融體系。貨幣供給過量,成為引起通貨膨脹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三、民國三十五年國共內戰擴大,國民黨政府動員台灣的物資支援國共內戰,使得市場上的物資嚴重缺乏,加深了供給不足的困境。
四、國民黨政府在接收台灣時,雖然接收過程尚稱順利,但是官員貪污現象嚴重,一方面造成物資供應不順暢,一方面則是民眾對於行政長官公署施政日漸失去信心。表現在貨幣上,即是對於貨幣流通的不信任感,終至貨幣發行額日增,惡性通貨膨脹之勢不能阻止。
五、從民國三十八初開始,有大量中國大陸人口隨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包括很多公務員及軍人,人數約在五十萬左右。為了維持軍公教人員的生活,加重了政府的負擔。只能持續發鈔供應,造成貨幣供給增加,使得貨幣市場雪上加霜。
六、除了上述無生產性的支出以外,政府軍政方面的支出亦相當龐大,造成政府赤字大增,為了彌補預算赤字,主要是依靠兼具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性質的台灣銀行進行融通,而且是以增加貨幣發行來彌補。此種以增加貨幣供給額來支應資金缺口的政策,持續惡化了台灣的通貨膨脹現象。
資料來源:歷史文化學習網、台灣銀行、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